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大会要闻
“重庆造”芯片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时间:2025-10-26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10月24日,重庆邮电大学第四届董事会成立大会暨2025 年“数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专家论坛举行。会上发布七项“数智科技”科学研究创新成果,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其中,重庆邮电大学联合航天八院等单位成功研制的近地轨道高效率功放芯片,目前已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图片

▲成果发布现场。学校供图


据了解,近地轨道高效率功放芯片是一款基于氮化镓工艺的芯片。“传统的近地轨道通信芯片,效率一般在25—30%左右,而我们这一款功放芯片实现了整机效率超过60%,使整个卫星通信的误码率更低、传输信号的清晰度大幅度提高。”参与该芯片研发的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世巍介绍,这款芯片面积不超过三平方毫米,比传统方案的芯片面积节省了50%,整体效率超过60%,具备抗辐照特性,完全适应星载极端环境。

赵世巍表示,技术上,该芯片采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与内匹配设计,集成温度补偿模块,实现高增益、低损耗与高稳定性,100%国产化自主可控,“该芯片已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未来还将拓展至天基雷达、机载平台等领域。”

发布的其他几项成果中,“Garden智慧环卫大模型”“智南教育评价大模型”立足垂直行业痛点,展现了大模型技术在复杂场景下的落地能力;“高线性度多功能上变频芯片”体现了学校在核心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产教—科教”双链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果从机制创新角度,呈现了学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系统探索;“七腾机器人:基于多模态模型的工业化工巡检助手”与“IP Guard :IP运维AI数通专家系统”则精准对接产业痛点,彰显学生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需求的能力。

当天,“通导遥融合技术创新中心”“专用量子计算与量子人工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农’数智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平台相继揭牌。重庆邮电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平台聚焦空天信息、量子科技、智能网联、智慧农业等前沿方向,致力于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协同创新高地。

此外,重庆邮电大学还与中国汽研、重庆移动、重庆电信、重庆联通等14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涵盖联合科研、平台共建、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

图片

▲签约现场。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