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市建筑节能中心)成立于1989年,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建设科技推广等工作的执行机构,设有重庆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中心、重庆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建设工程标准化委员会等办事机构,投资成立重庆市建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建设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渝中区建标培训学校等实体,会同华中科技大学等7家单位发起成立全国首家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
近年来,在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领导下,中心多项业务工作实现八个“全国率先”:率先实现新建建筑节能闭合管理,推动设计、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率先开展集中连片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动示范面积超1600万m2;率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动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面积1240余万 m2;率先推广高强钢筋及发展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形成年200万吨钢筋加工配送能力;率先实行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制度,我市施工现场均具备配备标准员能力;率先编制实施《智慧小区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智慧小区5702万m2;率先建立我市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4700万m2;率先牵头构建我市智能建造技术体系,组织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7个。中心先后获得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中宣部授予的“全国节约之星”,住建部授予的“建筑节能先进集体”“建设科技推广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在智能建造工作领域,中心认真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工作延伸、技术支撑”工作定位,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纽带桥梁作用,积极配合市住房城乡建委推动住建行业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为核心,深入开展政策研究、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宣传交流、能力提升等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制定《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庆市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牵头制定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规划,完善我市智能建造顶层设计。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编制《建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等地方标准,承担“重庆市智能建造技术路线与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国家级、市级项目科研,研究构架我市适宜智能建造技术体系,编制《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价指标》《重庆市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目录》《重庆市建设领域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选用指南》等技术文件。
推动工程项目示范。遴选并推动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智能建造示范企业6家、试点项目17个,征集发布住建领域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产品100余项,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150余个,认证参建单位电子印章、工程管理人员电子签名共计2000余枚,形成数字化工程资料近15万份,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度融合,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搭建宣传交流平台。连续承办四届智博会住建行业专题展,累计展示住建领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成果440余项。举办智能建造高端论坛、观摩会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营造了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举办2023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大会、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交流暨项目现场观摩会等系列活动,建立行业优质成果宣传平台,促进行业成果转化与宣传交流。
提高行业实施能力。组织开展智能建造专项调研,围绕推进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组织专题现场观摩、专题会议交流研讨,先后组织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实施单位相关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近千余人进行观摩交流,引导工程项目体系化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有效提升行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能力。
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渝高公司)成立于1992年,为两江新区管委会所属企业。30年的业主经历,使之具有十分丰富的各类工程的管理经验,也深知工程行业的痛点、难点。2017年起,利用自身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对行业深刻理解,自主研发全过程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该产品得到市级部门和行业认可,渝高公司被评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智能建造示范企业”、“重庆市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单位等。
重庆筑甲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建筑用混凝土地坪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企业。公司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流程深度挖掘、材料创新及工艺优化,开发混凝土摊铺、找平、收面及磨光等混凝土施工所需系列产品,解决混凝土浇筑后平整度差的行业痛点、难点。公司将深度融合5G物联网、智能驾驶及智能控制等现代技术,使混凝土机器人具有自行走、自寻迹、自找平、自纠错等智能化水平,并可多台设备组成施工阵列联网工作。
公司将充分利用自动控制及功能实现领域优势技术,结合智能建造行业的专业背景及场景拓展,并联合万科、龙湖等房地产开发头部企业和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勘察设计协会等专业机构,共同为解决建筑业提高施工效率及提升施工质量提供新的智慧及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意识,加大技术创新。在立足产品品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优质设备及服务。
2014年,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联合高秉强教授、甘洁教授成立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PARK),成功投资孵化七十多家企业,存活率高达80%,且100%为硬科技企业,15%成为了独角兽或准独角兽。近年来,李泽湘教授聚焦智能建造领域,先后推动成立了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和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集成李泽湘教授20余年科研孵化经验,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科研、孵化、投资、产业化于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
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定位为工程项目全生命期数智化服务首选集成商,是工程咨询领域的创新科技型企业。
公司以实现“数智赋能美好生活”为企业使命,在全国率先提出数智化全过程工程咨询创新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系列平台,提供涵盖多专业、全阶段、强融合的数智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工程数智科技公司。
秉承“创新、专业、服务”精神,坚持“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引进国外广泛认可的工程咨询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行业特点,提供创新型的数智化融合服务,赋能客户和项目。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沉淀及项目经验积累,已获得多项专利、软著,并荣获数个国内外行业大奖。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和数字化试点企业,公司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整合多专业跨学科的创新人才资源,不断为行业培养、输送智建慧管的复合型人才。
渝建集团,是重庆市首批民营工程总承包特级企业,下设工程建设集团、建筑科技集团、建筑工业集团,专注于房屋建设、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修装饰等领域。工程建设集团致力于传统建筑领域,具有EPC工程总承包施工能力,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重庆直辖后首家自然人发起的股份制企业,具有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防工程)甲级设计、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装修壹级、机电设备安装壹级、建筑幕墙施工壹级、建筑消防壹级等多项专业承包资质。公司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二项、国家建筑安全奖一项、省级优质工程八十余项、市级优质工程一百余项,连续两年被评为重庆市民营企业100强企业。
同时渝建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渝建以装配式建筑技术为驱动,依托渝建建筑科技的技术研发能力,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形成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标准化设计、信息化管理、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一体化的全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已在垫江投资智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作为2019年智博会重点签约项目,于2020年智博会期间正式投产,为高标准建设的现代、绿色、智能化数字工厂。
中建八局全称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为国家建工部直属企业,始建于1952年,1966年奉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命令整编为基建工程兵部队,1983年9月集体改编为现企业,2007年12月整体改制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2019年在上海百强企业中排名第8.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称号。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组建于 1952 年,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 100 亿元,是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年合同额超 4000 亿元,年营业收入超 2000 亿元,综合授信额度超 1600 亿元,是集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发展的国有大型投资建设集团。中建二局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近年来斩获70余项鲁班奖、20余项詹天佑大奖、140余项国家优质工程奖、70余项中国钢结构金奖、拥有国家级工法10项。是国内唯一掌握火电、水电、核电和风电等电站综合施工技术的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力建设的劲旅”。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市场质量A等用户满意企业”和首批“AAA企业信用等级”称号。中建二局秉承“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超越、共赢”的企业精神以及“超越历史、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企业特质竭诚回报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厚爱。
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公司”)是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落户重庆巴南,下属四川、重庆、贵州、陕西、云南等城市公司和4个装配式绿色建筑产学研示范产业基地,现有科研、设计、建造等各类技术管理人员1000余人,年承接装配式绿色建筑项目合同额上百亿,重点聚焦智能建造方式、绿色建筑产品、低碳城市发展,赋能城市更新、新兴低碳业务、数字化转型,以核心技术攻关、绿色产业导入、示范场景打造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以“智力+资本”“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构建“建造业务+新兴业务”双轮驱动业务格局,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模式,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智慧城市、新城建、新型建筑工业化方面贡献科技方案,为建设新重庆贡献中建科技智慧力量。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建系统三级单位中第一家具备“三特三甲”资质的大型国有投资建设企业,为全国主要城市提供建筑工程全产业链“交钥匙”服务,跟随“一带一路”倡议远涉佛得角、阿尔及利亚、埃及等海外市场。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国家优质工程奖40多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400多项、国家专利200多项,在超高层、大型桥梁、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等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运用装配式建造技术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最具影响力品牌,总部位于武汉。2022年完成合同额5211亿元,营业收入2703亿元,达到世界500强第314位。中建三局具有公路工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市政公用工程及石油化工5大类共计12项特级资质,二级经营单位24家,在建项目千余个,现有员工30000余人。累计获得242项鲁班金像奖,获得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28项授权国家专利、28项国家级工法、421项省部级工法,10项工程获全国建筑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是国机集团旗下科技型工程公司,前身为机械部三设计院。公司立足川渝、面向全国,深耕智能制造、智慧建造、管理数字化,以特色工艺、原创方案、技术集成为核心,驱动设计咨询、“EPC”和“全咨”业务,高水平缔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科技型服务商,在工业、物流、建筑、市政、环境、数字城市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是中国勘察设计三十强、总承包及项目管理百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重庆市数字建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单位。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五矿集团所属中国中冶的核心子公司,是总部位于重庆的国际化的大型工程技术企业集团。公司为重庆首家具备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企业,工程总承包规模位列同行百强企业前30强,是大型科技型工程技术集团。
中冶赛迪连续10余年获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国工程总承包百强企业称号,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拥有有效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鲁班奖等国家及行业最高等级工程荣誉近百项。
在城市建设业务版块瞄准“未来城市解决方案专家”整体定位,发挥城市规划、建筑、景观、市政交通、综合管廊、水处理等多专业集成的优势,以规划、设计为引领,数字化为抓手,以低碳技术、装配式技术、复杂环境下市政综合解决技术等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智能建造能力体系,以“产品+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多模式、系统性的城市建设解决方案。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打造并实践新型建筑施工组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博智林现已搭建系统化的研发、制造、应用体系;公司贯彻人工智能与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国家政策,在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多机施工系统化应用、建筑数字化治理等细分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截至今年,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超3000多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超1000项;相关机器人技术已在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中获得六项国际领先的综合评价。
重庆江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注册资本金1438万,由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成立的一家研究型高科技企业。针对桥梁、隧道、地下排水管道(涵)等场景表观病害检测作业空间局限、人工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等难题,团队已开发出系列机器人产品。
公司致力于交通基础设施及市政管网表观病害检测用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推广。产品覆盖ROV水下机器人、六足式仿生爬壁机器人、两栖管道机器人、行为检测识别、MES系统等多款产品,相较传统检测手段,交通应用机器人具有安全、便捷、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复杂环境及特殊环境下表观病害检测的最佳解决方案。